從傳統的堅持態度中淬煉出永續的價值─陶藝家邱玉錡
作者: 簡政展 / 陶藝家: 邱玉錡,郭雅玟

從傳統的堅持態度中淬煉出永續的價值─陶藝家邱玉錡

採訪撰文/簡政展  策展評論人

 

八塊柴窯 茶具組作品

 

在別人看不到希望與未來的領域中獲得生存的契機

    邱玉錡在務農的家庭中長大,自小就參與農事並協助家務。為了家庭生計與生存,邱玉錡自小便培養出任勞任怨的心智,可以反覆去做一樣的事,直到找到竅門,做到熟練,做到好還要更好。生活與成長的環境讓她習慣了「不問去太多理由,做下去就對了」的生活態度,也讓她得以在別人看不到希望與未來的領域中獲得生存的契機。由於家住桃園八德,臨近鶯歌陶瓷之鄉,為了自籌上大學的學費,所以自復興美工畢業後,隨即與同學來到鶯歌的陶瓷工廠從事翻模、修坯、噴釉與刻花等工作,期間幾乎把整條生產線上的每個工作環節都學了一遍。也正是在陶瓷工廠上班的這段期間,邱玉錡被拉坯老師傅的手藝所深深吸引,漸漸產生了濃厚興趣。自此她在師傅、同事和老闆的鼓勵下,利用下班和假日,自主性的留在工廠裡練習手拉坯。後來更因學習有成而接手離職拉小坯師傅的工作,自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多年的專業拉坯生涯。

 

指導邱玉錡的師傅之一李進福

 

態度對了,才能學什麼像什麼

    回顧邱玉錡在工廠向老師傅學習拉坯的過程,雖然工時長且薪水微薄,但她仍維持著濃厚的興趣與自我探索的好奇心,即使自己是一個看起來相對柔弱的女孩子,仍用耐心和毅力去全心投入。在她長達10多年來的學徒經驗中,深刻地體會到學習態度的重要性。一旦態度對了,才能學什麼像什麼。當時邱玉錡所學習到的傳統拉坯技藝,要不是因為時代變遷的現實而面臨淘汰與逐漸失傳的危機,老師傅們幾乎是不輕易外傳的,更遑論是傳給一位非親屬的女性。但她認為專業的工作本不該有性別之分,為了證明自己可以,自1999年起,她便開始積極地向許多窯場裡的老師傅學習傳統拉坯,其中包括鶯歌大硘手陳鈺良、水里大硘手林清隆、竹南蛇窯老窯主林添福(傳統手拉坯)、鶯歌李進福(福州式土來走)、以及銅鑼窯和金龍窯的徐鑫昌(手擠坯)等人,求教範圍涵蓋「鶯歌」、「苗栗」、「大甲東」、「南投」等地的各種成型技法。每次拜師學藝都是從學徒開始的她,從不計較去做任何基礎的打雜工作。不管是學習鶯歌師傅的仿古磁器的製作,使用機器練土,坯體較薄、修飾細膩;或學習福州系統的傳統陶技藝,以手揉土製作坯體,「捉栓」而不能割唇,注重坯體結構(磁骨)等。兩者有著截然不同的製陶要求,作品也呈現完全不同的風格,一方薄而精緻,另一方則是樸拙厚實。長期以來這些傳統的拉坯技藝因時代變遷,加上學習過程漫長而辛苦,且即時回饋的成就感也低,老師傅也不願意再傳給下一代。然而從局部看問題,得出的結論,未必是事實的全貌。只有著眼於長期,著眼於整體,著眼於豐富的事實和事實之間的關係,我們才能說,看到了事實。邱玉錡就在這些長期而廣泛的知識涉獵與技藝磨練中,慢慢看清楚其中的優劣與差異,以及自己未來堅持的方向。

 

邱玉錡-八塊柴窯-修築過程

 

邱玉錡-八塊柴窯-築煙囪

邱玉錡-八塊柴窯-工作照

 

不要滿足於正確地做事,更要懂得如何做正確的事

    就在工廠工作多年之後,邱玉錡終於決定離開工廠出來自行創作。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當時從對岸大陸來的許多訂單,讓整個陶瓷產業似乎又見蓬勃起來。有一天老闆對她說:「我們現在做的東西,只要客人沒有嫌就可以了!」。當下邱玉錡聽到這句話,心中就知道自己該離開了,加上她曾利用假日空檔在陶博館擔任教學老師與服務志工期間,接觸過柴燒窯隨機自然的魅力,於是她說服了父親,與陶藝家好友郭雅玟在2013年於自家後院中蓋了一座命名為「八塊窯」的柴窯,逐步開始了她的柴燒創作生涯。目前這座柴窯一年大概維持約兩次的窯燒作品產出,其他時間她則著力在如何將這些即將失傳的技藝傳承下去。因此她除了受邀到鶯歌高職等校任教外,也與坊間的專業陶藝教室與工作室長期合作授課。為了有別於傳統匠師口耳相傳的經驗傳承,邱玉錡更曾在2011年透過鶯歌陶瓷博物館出版《手拉坯技法》專書,即是希望透過不藏私的系統性文字和圖片梳理,循序漸進且鉅細靡遺的說明每個步驟,留給想好好學習拉坯的人一本完整的參考文本。

 

邱玉錡-八塊柴窯-燒窯

 

邱玉錡-傳統陶拉坏技藝教學

 

    然而從開課教學的經驗中,邱玉錡驚訝的發現來向她學習傳統技藝的學生,很多竟然都是來自社會各界的精英,例如老師、律師和醫師等專業人士。他們學習的特點在於有效率的抓取重點學習「做陶」的竅門,而非一般興趣體驗下漫無目的的「玩陶」性質。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所以不要滿足於正確地做事,更要懂得如何做正確的事。」因此,她除了試圖傳遞老師傅對待作品的認真態度,以及重視器物的實用功能外,也嘗試扭轉一般人以做多為勝的偏頗印象。她更親自示範拉大坯時要如何借力使力的竅門。其實邱玉錡從老師傅的「手路」中看到的不只有專業,更有一分淡定沉穩下的優雅。例如她發現老師傅在反覆拉坯一整天後,身上幾乎都看不到太多濆濺的髒污。在早年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沒有海棉等這類工具來吸水擦拭坯體,老師傅透過經年累月的訓練,除了要掌握拉坯的技巧外,也同時精確的掌握水分和泥土的控制。因此,他們拉出的坏體從還沒開始,就預見了成果的比例與結構,這就是所謂「手路」的精髓之一。

 

邱玉錡與夥伴郭雅玟2015年日本東京NUAGE展出台灣八塊柴窯工房作品

 

柳腰梅瓶2014 12x27cm

 

富足蝦大罐2015  37x35cm

 

葫蘆瓶 2014  17x43cm

 

技術的演進往往不是源於單純的創造,而是源於既有的重新組合與詮釋

    邱玉錡曾經在教學中提到:「做陶不可以先想到錢。」這句話的意思並非是指從事陶藝不必在乎金錢的價值與回饋,而在於不該被金錢的價值所制約和侷限,一旦在學習創作過程中處處以賺錢為考量,往往會侷限一個人學習的動機與範圍,自然而然也就容易忽略很多基礎的功夫與意外的收穫,甚至扭曲原有的價值。尤其是在陶藝創作上,越是以金錢價值導向為考量,就越難找到與眾不同的的創新突破與可能。況且如今技術的演進往往也不是源於單純的創造,而是源於既有的重新組合與詮釋。邱玉錡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受到藏家喜愛的原因,除了因具備傳統器形和柴燒釉色的質感外,更在於她擅長使用嶄新的手法,將傳統符號的意義重新表現在作品之中,例如她作品中常見的蝦子造形,即是代表著古人富足(腹足)的涵義。再者,她擁有自己的柴窯,並持續保持一定品質的數量產出。加上豐富的展覽資歷,以及傳承自這些老師傅即將失傳的扎實技藝,都讓邱玉錡的作品,尤其是大件的硘形創作,在當今柴燒盛行與造形設計多變的市場上始終保有獨特性的競爭優勢。特別是來自日本的藏家,對邱玉錡這些在日本不易得見,又深具「臺灣味」風格的傳統器形和獨特釉色更是深感興趣。雖然邱玉錡的創作取法自傳統的技藝和器形,但她擷取的卻是結構的「手路」與老味道的造形,並透過現代的觀點和需求來精緻化。在熟悉的記憶中,兼具復古與創新,符合需求與賞析。例如傳統裝水的龍罐大茶壺不僅體積龐大笨重,壺嘴倒出水時往往斷水不乾淨,而邱玉錡的改良版龍罐則在兼顧傳統的器形和結構下,貼心的將壺嘴做出斷水的改良設計,還為現代人的使用習慣做出迷你版的量體調整,更透過1250度以上的柴燒高溫來呈現豐富多變的釉色質地。

    目前邱玉錡作品的購買方式主要是透過特定合作商店的通路來進行販售,她自己則將精力集中在創作和教學上。她認為這項來自傳統的拉坯技藝,除了是獲得收益的來源外,更是滋養自己成長的土壤,以及未來提供分享與延續的根蒂。為了永續的分享與教學經營,未來她將藉由與柴窯夥伴的分工合作,共同籌畫一個專屬的教學工作室和展示販售平台,以持續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技藝。

 

八塊柴窯作品

 

成就=生活能力的堅持x大量重覆動作的平方

    從邱玉錡的創作經歷中可以發現,基於理性的判斷,往往會導致人們放棄行動;但基於意義的判斷,則會讓人做出超乎常人的努力。長期主義以把普通累積成卓越和奇蹟。成就=生活能力的堅持x大量重覆動作的平方。邱玉錡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和資優的學經歷,雖然缺乏資源的挹注,卻從反覆的工作中找到屬於她的意義,因此她倚靠著這分從工作中慢慢學到的傳統技藝支持,在時代變遷的趨勢洪流裡,堅定地持續向前邁進。曾幾何時,傳統拉坯技藝的一致性與規格化,被市場上多變的現代設計與奇巧造形所壓縮、排擠,甚至瀕臨淘汰。但如今當陶瓷技藝越發引起人們普遍的興趣和投入後,如何透過扎實的傳統技法來提升創作的品質與附加的差異價值,便又重新成為一項難以輕易取代的稀缺性能力與小趨勢。因此邱玉錡在傳統拉坯上的堅持與投入,也就由此獲得越來越大的發揮空間與回饋。這也讓我們意識到文化產品創造價值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為更多人提供服務,從而實現價值;另一種則是為少數人提供有意義的稀缺性服務,從而創造出差異性,進而展現並提升價值。雖然我們學的每一個知識,表面上不見得都會有用,但卻可能是在編織一個對未來施加影響的劇本。尤其是熱愛學習的態度,看在其他人眼裡會收穫尊重與信任,而尊重與信任則往往會帶來不可預期的成功與契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