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之蓉的釉彩趣
作者: 王幸玉 / 陶藝家: 呂之蓉
呂之蓉的釉彩趣   文/王幸玉 示範/呂之蓉 攝影/王幸玉
陶瓷裝飾技法中,使用釉藥做為彩繪的表現方式,必須對材料的了解與燒成的掌控有深厚的根基,才能達到隨心所欲的效果,釉藥彩繪隨著所使用的釉藥配方改變,所繪製出來的結果隨之改變,相重疊的釉藥彼此影響燒成後的呈色與釉面的質感,所呈現的畫面除了藝術家的巧手運筆外,更多了一份陶瓷材料的特殊性。
 
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工藝系及台南藝術大學應用所的呂之蓉,在實用陶的作品中,選擇鮮少人使用的釉藥彩繪來做為作品裝飾的表現手法。完整的陶瓷學習背景,讓呂之蓉在陶瓷的專業技術上能有許多突破性的表現,其中她成功地掌控難度相對高的釉藥彩繪。彩繪的紋飾在燒成後一樣保有清晰的圖飾,底層的釉藥以小圓點的樣貌浮現在色釉之間,彩繪的紋飾因此多了一層釉藥所表現的層次。
 
從調配釉藥開始嚴謹地利用比重計,精準地控制釉藥的濃度,在素燒坯體先上一層黑天目釉藥作為基底的釉色(圖1),以鉛筆在作品上構圖描繪出彩繪的區域,最後使用調配好各種色彩的色釉,以毛筆均勻地塗刷填釉(圖2),填釉的過程中力求釉藥的厚度一致平整、無筆觸。不平整的填釉在燒成後影響了兩種釉藥燒熔後的釉色表現。
 

圖1
在素燒坯體先上一層黑天目釉藥作為基底的釉色
 

圖2
以毛筆均勻地塗刷填釉。
 
繪製完成後在狹窄溫域範圍以氧化燒1200度燒製而成,過高的窯溫第一層的黑天目過度熔融,侵蝕掉第二層的色釉顏色,過低的溫度又無法顯現出兩種釉藥交融的狀態,因此燒製的過程中也必須精準地控制整體窯溫的均勻度,才能得到一只展現高度技藝的釉藥彩繪作品。
 
 花碗 呂之蓉
 小花杯 呂之蓉
 大花杯 呂之蓉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