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窯裡雕塑生命價值的陶藝家郭詩謙
作者: 郭雅玟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1_標題圖.jpg
 
在柴窯裡雕塑生命價值的陶藝家郭詩謙 文/ 郭雅玟  圖/ 郭詩謙
 
 
1983年次的郭詩謙,從小在鶯歌泥堆中長大,父母經營幼兒園,以誘導式的兒童教學在當地頗具盛名。他的童年除了隨手可得的陶土可捏塑外,最常埋首於母親買給他的整把蠟筆、整疊圖紙中,沒有限制地盡情揮灑裡,展露對美術的喜愛與天份。國小、國中時期曾拿下許多美術競賽獎項,高中如願地考入復興商工美工科。
高中時期對於雕塑的立體結構產生興趣,並以雕塑作品拿下畢業製作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前夕,郭詩謙在學長姐的介紹下,開始接受雕塑原型設計的訂製,在自家成立工作室,開始學校宿舍與鶯歌工作室的往返。雕塑讓他憶起童年捏塑陶土的熟悉感,也重新開啟在故鄉的陶藝創作之路。
 
返鄉的陶藝歷程

畢業後返家鄉的郭詩謙,一邊接續雕塑訂單的製作,一邊開始學習手拉坯。在等待當兵期間,雕塑訂單不斷,從企業公仔製作,至美國花車遊行的花車設計、原型打樣,收入遠比一般同儕高,但他對陶藝泥料與手指之間的關係更為著迷。學習手拉坯半年後,為鍛鍊自己的技藝,毛遂自薦到鶯歌老街教授手拉坯,下班後仍不斷自我練習。擁有雕塑背景的他,在拉坯造型上總有異於傳統的表現,且深受顧客賞識,進而萌生製作生活陶的想法。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2_柴燒茶壺陳列.jpg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3_若水系列之二.jpg
柴燒茶壺/2016 若水系列之二/2015
 
退伍後,郭詩謙選擇專職於陶藝教學與創作,2006年因緣際會下在老街巷弄中,成立自己的陶藝教室「大謙陶坊」。有別於一般玩陶教室的陳設,他特別注空間氣氛的營造與教學品質,讓教室經常座無虛席,不斷有媒體取景採訪,接觸了許多不同的人、事、物,但忙碌的生活讓他開始思索作陶的目的。為表現陶瓷純樸的質感,他嘗試許多泥料及釉色的變化,最後在柴燒的質地中找到最能契合作品骨架的效果、最符合作品形態的那件外衣。
 
柴燒中體會斷離捨

從2007年拜師學習柴燒,到2013年設計砌築自己的柴窯,郭詩謙在柴燒中找到最具價值的創作初衷;他從柴燒司火裡觀察到原木料細微的變化、火與作品與窯體間的吐納關係、土與手之間所建構的骨肉關係,從土坯製作到材燒燒製,每一個環節都要練習屏除雜念,專注觀察環境、材質、過程中所透露的訊息。為了專注於陶藝創作,他毅然結束陶藝教室的經營,將教室的一樓改為能呈現作品創作理念的空間,二樓則規劃成為具生活體驗與分享交流的茶食空間,同時將「大謙陶坊」改名為「大謙堂」,重新檢視人生的方向,學習離捨,以便更覺察自身。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4_柴燒燒水器_2015jpg.jpg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5_柴燒燒水器-2_2015jpg.jpg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6_造石系列茶倉jpg.jpg
柴燒燒水器/2015/H30W20 柴燒燒水器 造石系列茶倉/2012
 
 
理性的溫柔創作

郭詩謙創作的「鋼鐵」系列,來自幼年穿梭於鶯歌窯廠中經常看見的瓦斯桶、鐵齒輪,以其為創作原型,並讓柴燒樸琢、沉穩的質地與色調表現於其上。作品局部火痕所帶來的金屬光澤強化了仿鋼鐵材質的冷冽感,落於作品肩部的木灰與泥土中的礦質經火熔融後,仿舊了歲月鏽化的鋼鐵質感,更增添了作品的不安全感。作品看似傳達出危險、不安,但冷冽剛硬的外表內,其實包裹著能夠為人們帶來溫暖與便利的燃料,其中隱含的矛盾是他想表述與探究的觀點,也似乎隱約透露出不善言辭的他,在硬漢外表下擁有一份細膩溫柔之心。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7_鋼鐵系列-鑄鐵茶倉jpg.jpg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8_柴燒瓦斯桶茶倉jpg.jpg
鋼鐵系列-鑄鐵茶倉/2013/H25W30 柴燒瓦斯桶茶倉/2013/H120W30
 
 
回歸人與器之間

有趣的是,在「鋼鐵」系列外,郭詩謙的茶器具「若水」系列與「木」系列,則以自然、有機造型為主。他認為茶器具最終是回歸到使用者的雙手中,而柔軟富有溫度的雙手是最適合承載自然的。他器皿的製作,是由揉練泥土開始,而那刻起雙手就不停止地與泥土對話,有些泥料會通過雙手告訴他必需一氣呵成,有些則需要歇息再能繼續。每件器皿都歷經這樣的對話,由雙手細心包覆完成後,交到使用者的手上時,自然十足吻合。
與其說郭詩謙的創作風格剛強裡帶有溫柔、具象中存在抽象,不如說是他想從外在價值中解套,尋找能符合自我內在價值的平衡,回歸無間隙的生命本質。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9_ 若水系列之一.jpg       陶人寫真_郭詩謙_010_ 木系列.jpg
若水系列之一/2015                     木系列/2016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