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鹽窯蓋窯紀實
作者: 廖瑞章

 

文/廖瑞章 

去年十月中旬,劉鎮洲老師與我應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的邀請,帶領二十位學員在白河陶房蓋了兩座不同形式的柴燒窯。劉老師所設計的窯是他在日本京都藝大求學時期所燒製的燻黑陶窯,而我負責的是柴鹽窯。我之所以決定蓋一座柴鹽窯的原因是因為這樣的燒製方式在國內比較少見,同時工藝研究所已委請王明榮老師在草屯蓋了一座柴窯,因此為了讓學員能夠接觸不同的窯種我最後決定蓋一座能夠投鹽的柴窯


這次的活動我要特別感謝我在台南藝術大學兼課時的學生李俊蘭不辭辛勞的幫忙,從他一開始答應參與活動之後便積極的投入,將整個窯所需的材料、數量都計算出來,使得蓋窯的計畫能順利的進行。同時感謝白河陶房負責人林文嶽以及所有員工在活動期間提供一切生活起居飲食以及教學上的供應,對於學員們在工作期間認真勤奮的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與敬意。


為期九天的活動約分為三個階段,學員們第一天報到分組完後,我們以三天的時間蓋窯,再以一天烘窯與裝窯,然後以一天半時間燒窯,經過24小時的降溫之後,於最後一天出窯並進行燒窯結果的檢討。整個過程相當的緊湊,原本擔心以三天的時間蓋完一座約一立方米燒窯面積的窯似乎不太可能,但是第一天看到學員們的效率與經驗之後疑慮便消失了。


這一座半倒焰式的柴窯,底部的面積約為168x300cm,燒窯室的底部約為100x100cm高度為138cm,投柴與鹽在同一個位置。窯體參考美國的快速柴窯的結構,其優點是相當的節省人力與燃料。此座柴窯總共使用了約兩千塊耐火磚,燒窯過程約投入兩噸的木柴。從開始燒窯到結束約36小時,燃燒效率相當不錯,燒成的結果也在我們預期的範圍內。為了更仔細的介紹這座柴鹽窯我將各個階段從鋪地積到完成以及燒窯的各個階段以圖片分段說明:
圖一:第一天下午報到之後,學員們先將地面以木條固定出一個範圍,然後用水泥與沙石將地基鋪平,再用兩層空心磚與耐火磚分出燃燒室與燒窯間的高度。
 
圖二:第二天上午學員們開始將底部的耐火磚鋪上並以二丁耐火磚做為燃燒室的支撐,整個燃燒室的底面積約為100x38cm。
 

圖三:照片顯示整個基座的高度與耐火磚的厚度,以及燃燒室的位置與燃燒室後方清理灰燼的孔洞。

 

圖四:整個窯的底部完成之後,先在窯底放置合適的硼板尺寸,決定好燒窯室的大小,再將煙道的位置設在合理的位置上。燃燒室的底部約為100x100cm。

 
圖五:第二天下午,學員們移師到木工房裁切拱形的窯壁。我們利用一條鐵鏈拉出所需要的寬度與高度之後讓它自然的下垂,並用噴漆做記號,如此便很輕易的計算出所需要的拋物線弧度,利用適當弧度的張力來支撐整個窯壁的力量不至於外擴或坍塌。畫完線之後,我們將木板裁切,釘上木條。
 
圖六:利用夾板與木條製作栱型窯壁。
 
圖七:圖面顯示窯的煙囪部分,由於第二天下午耐火鑄料尚未到齊,所以一部份的學員先蓋煙道與煙囪的部份。煙道的設計,關係到燒窯時的速率與窯溫的均勻與否。此座窯的煙道入口是由四個小洞構成(參圖十四),煙囪的底部約為69x23cm。以耐火磚區隔左右兩個煙道,煙道在高度90cm左右遞減為約58x23cm,並且變成單一個煙道。將煙道分為左右兩邊的優點是可以利用煙囪的硼板抽放的動作控制左右窯內的抽力與燃燒氣氛。煙囪的高度約為五米。
 
圖八:利用耐火鑄料在拱形窯壁的底部作成傾斜,以支稱窯的重力,防止窯內高溫時窯壓產生外擴的現象。
 

圖九:第四天上午,窯體的各部分都已經完成,學員們最後在窯體的外圍鋪上一層耐火綿、鐵絲網,然後用陶土、稻草、水泥和成的泥漿敷在表面,增加包溫效果。

 
 

圖十、十一:經過一天的烘窯與升溫,到了第七天上午七號錐開始彎曲,代表即將可以投鹽了,但是七號錐到九號錐我們又燒了整整一個上午,這期間學員們開始將約七公斤的粗鹽與精鹽用報紙包成小包裝,並捆綁在木柴上準備投入窯內。我們大約是十一點左右開始投鹽,然後待窯內的鹽燃燒殆盡後再投入下一包鹽,中間的間隔時間約有二十分鐘,所以整個投鹽的過程大概是兩小時。

 
圖十二:剛將窯門磚塊卸下,第一次看見窯內燒成之後的作品以及測溫錐傾倒的情況,顯示上溫比下溫高約一個溫錐。
 
圖十三:顯示擋火牆的排列方式,其高度約為燃燒室高度的一半。
 

圖十四:顯示煙道的設計,區隔為四個抽風口,如此的設計有助於控制左右兩邊火焰的路徑以及窯溫的均勻。

 
  
圖十五、十六:學員們將每塊硼板燒成之作品分區排列,方便檢討每一個區域燒成之結果。
經過九天的努力,這次手工所的研習活動在學員們辛勤的工作與白河陶房的熱情招待下順利的完成。柴鹽窯第一次的燒成結果也令人滿意。檢討第一次的燒成結果,唯一的缺憾是燒窯溫度不均的問題。經過研究之後,我們認為必須改善檔火牆的排列與排窯的方式,調整的方式是將前半部的檔火牆高度與孔隙度重新排列,並在排窯時注意硼板的交錯以及加大胚體間的距離,讓窯的前半部的火焰循環的更好使得火焰及鹽的作用更加明顯。以上是我在白河陶房的蓋窯經過與心得,希望能與各位陶藝先進分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