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20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迎向百花勝放的臺灣陶藝春天 (上)
作者: 文 圖 杜文田 / 陶藝家: 高蓮秀,謝秉諺,張麗娟,林秀娘,彭雅美,李雅雯

 

2020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迎向百花勝放的臺灣陶藝春天 ()

 

文 圖  杜文田

 


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下簡稱陶藝雙年展)於2020年舉辦了第五次的作品競賽展,距離上一次大規模的接收來自世界五大洲的陶藝創作者投件(平均多達600件以上),相隔了四年。四年間世局快速變遷,波瀾不斷,新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所帶給人們的衝擊與考驗,始料未及;激起現下人們對於自己與他人,與地球、宇宙間的連結共振更有所感,人類活動的發展、科技文明將如何影響生態與未來環境、人文和自然的力量如何消長,也成為藝術創作者思考的課題。

 

參考陶博館歷屆的統計數據,2020年參賽作品提交件數創下732件的新高紀錄,其中臺灣陶藝家參賽踴躍,人數達130人居參賽總數中最多,計有21件入選作品。以下從筆者所觀察到的作品中,按成形技法、表現特色或造形旨趣來歸納作品,做為自己記憶的路徑,也提供給觀者作為一面參照比對或辨證的鏡子,讓臺灣陶藝家們個個頭角崢嶸的特色更加清晰現形。

 

仿生擬物派

 

高蓮秀 《不可回收的時尚》 74x65x18 cm  2019

 


五件樣式不同的女用提包堆在展台上,有後背包、束口包、郵差包......正當開始估量哪個合用,心裡不禁為自己容易上當的物慾感到可笑。足見創作者的仿生技法精妙,掌握了皮革質感的肌理皺褶,在既柔軟又硬挺的皮包造形上,縫紉車工、襯墊蓬起與金屬配件等細節,幾可亂真地迷惑著觀者的視覺。創作者用可回收的陶土,對照出人工材質不易回收利用且可能造成環境負擔的隱憂。

 

謝秉諺 《時光之犬.鏡花水月》 27x41x55cm  2019   

 

狗兒身上布滿機械零件,身軀與四肢由彈簧構成,關節處為轉輪,頸上有調節按鍵。亮麗又眩目的釉彩色澤,一如金屬或板金烤漆的冷光質感。而在精密機械感的布局中,昂首與翹尾形成狗兒身體的柔軟曲線,因此思及應是一隻模仿具有生命感的人工智慧狗。「模仿」是陶土材質的特性之一;「模仿」人類、寵物的情感或生命反應,也是人工智慧的目標,這不禁令人思考,陶土與他材質、生命與科技,兩者的界線在哪裡?

 

張麗娟 《水管工人》 70x40x40cm  2018

 

被螺絲牢牢地固定在地表上的水管中竄出了章魚的觸角、蝦蟹的大螯,像是進入超現實的科幻世界,在直覺的想像中見到了新品種生物體水管工人,又真實又虛幻。創作者的仿生技法運用於造形擬物,綜合了注漿、陶板與手塑成形,以釉下彩繪搭配釉上金屬色澤裝飾零件,製造出質感的反差;整體造形在一動一靜之間拉扯,開啟張力,也在機械與生物的界線上游移、交會,引人遐思。

 

雙手捏塑是仿生創作最直接的方式,然而在藝術家追求物件真實感的掌控中,注漿、陶板或拉坯,這些較為精準的成形法,反而也成為其應用的手法。加上對釉料成色有十足把握,在表面質色、肌理上的真實模擬,與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建築師們廣泛運用的「視幻覺法」(Trompe-l'œil) 玩弄視焦與透視的繪畫技法,是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來自塞爾維亞的入選創作者Velimir Vukicevic 的作品》,在以瓷土成形如摺紙創造出來的空間裡繪出雲朵印象,這樣的效果或許可作為參照與思考。

 

心手相應派

 

 

林秀娘 《叢林.精靈》 256x148x159cm  2018  

 

土條的柔軟韌性在創作者的手中,一擠一捏、一圈一圈的逐漸叢聚為堅強的林陣,在林木枝椏交纏的縫隙或出口,佇足留心一下就會發現精靈,時而向你招手呼喚,時而轉身躲藏徒留足跡。繞著作品行走,眼前景象一點一滴地在變換移動,藝術家創作過程中的心靈悸動,與陶樹叢同步呼吸,隨處是驚喜與發現;此景對於觀者如是,創作者亦如是。

 

彭雅美 《零極限》 54x16x47cm  2019

 

彭雅美《大介無限》 205x17x44cm  2019    

 

作品《零極限》的素顏環狀體中,無數綣曲的泥條排列環繞著,纖柔又有韻律,像是珊瑚觸角正準備迎向大海的洗禮,也像是萬千種子探出胚芽向生命招手。《大介無限》以陶板創造波濤氣勢,飛揚律動中夾帶著抵抗地心引力的細微泥條,象徵寄生大千世界裡無數的生命個體,力道無窮。創作者以細密的心思與敏捷的技巧,在土、時間與環境濕度三者攸關因素的掌控上,拿捏精準;使抽象造形的物件不僅為一個美的形式,也締造其中藝術精神的高度。

 

李雅雯 《踏青》 53x34x65cm  2019

 


大於真人尺寸的素色半身人像上附著了零星散布的釉下青花物件,零星物件介於抽象與符號之間,與其上深淺不均的鈷藍,有著模糊感一致的謀合搭配。身體出遊踏青,其心境是悠閒、悠恍且自由的,然而半身人像上的「踏青」,實際操作起來可是戰兢的。創作者或許刻意從青花傳統作法與觀感中出走,以致看似掉漆的青花、主體燒裂痕跡也不甚在意或隱藏,如此讓整體焦點回到了身體出遊踏青的心境一般。

 

此四件精彩的作品皆以手塑成形,實際上,駕馭走泥過程的是心,作品透露的則是心境。

 

【展覽資訊】

展期:2020.11/20 () 2021.05/09 ()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3F特展室

時間:平日:09:30-17:00 ,假日:09:30-18:00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

電話:(02)8677-2727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