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桌美麗的文化 ──看鶯歌陶博館「飲食物語─陶瓷器皿與文化的日常」特展
作者: 黃偉茜 / 陶藝家: 羅翌慎,唐瑄,葉信泓,魂生製器,黃偉茜

 

吃一桌美麗的文化

──看鶯歌陶博館「飲食物語─陶瓷器皿與文化的日常」特展                    

 

文圖 / 黃偉茜

 

  你願意花多少心思在吃一頓飯上呢?

  對於吃,除了溫飽,你是否還有其他想像?

  也許你會說,吃飯,時間都不夠了,哪還在乎這麼多?

  而這正是陶博館策展人江淑玲的團隊,透過這次展覽想要傳遞給大家的,在這追求速度的現代社會,也許你可以透過吃來慢下腳步,多審視餐桌上的風景。陶瓷器的使用,除增加餐點視覺上的美感外,更提升生活美學,並減少一次性餐具,在食飽之餘,也一起提升心靈與環保層次!於是在這展覽中,我們能看到比重很大的互動性計畫:「換器計畫」、「食玩器畫(辦桌)」、「我的時尚擺盤」,想透過互動與體驗來推廣「生活美學」的概念。「換器計畫」是邀請參與民眾,選擇一個和自己切身相關的、有故事的器皿,來和其他器皿故事交換,雖是交換實體器皿,實則邀請大家分享生命經驗;「食玩器畫」則是用傳統辦桌和現代科技結合,讓觀者透過影像傳輸互動;「我的時尚擺盤」,則讓觀眾看到食物與食器的關係,而這個區塊更是受到大小朋友歡迎,真正達到了博物館的推廣與教育功能。

 

「換器計畫」一景

 

「食玩器畫」一景

 

江淑玲表示,博物館策展,必須點、線、面都兼顧,因此除了當代陶之外,縱向的歷史觀也是很重要的。第一展區可以看到台灣早期的器皿,時間的脈絡雖不明顯,但能看出台灣島內不同族群──漢人、原住民、日治或閩粵移民器皿的不同特色,最後用了台灣菜市場的擬真裝置(讓我聯想到藝術家唐唐發的作品),將這個展區統整起來,也算是一種族群隱喻吧?有趣的是,我觀展當天有許多長輩非常仔細端詳菜市場裝置,果然菜市場就是一個大融合的地方啊!

 

第一展間的文物與菜市場裝置

 

台灣早期油罐,蓋子外有一圈凹槽設計,據說是為了放水阻絕螞蟻

 

  展區的首尾是歷史與互動,而撐起這個展的內容,當然就是當代陶了!這次展覽包羅萬象,幾乎將當代有做食器的陶藝家作品一網打盡,有個人工作室、有品牌、有藝廊群,豐富度不在話下,但讓我最想特別介紹的,「大家的餐桌」這區,是一些名家的食器收藏品,讓我看到食器的不同層面。因為從陶藝創作者的角度來看,製作食器時往往想到的是造形、釉色、創意表現和整體展覽的時候如何如何……然而就猶如茶師在看茶具,美食家看食器的思考角度,絕對和製作者想到的不一樣。器皿美則美矣,如何讓它呈現菜色?裝的是湯湯水水的台菜、還是重擺盤的西式料理?當食器成為配角的時候,要如何讓配角既美卻又不搶戲?比如說盧怡安的「把台菜鑊氣裝進斑駁裡」,就提到因為她喜愛台菜熱炒,所以「喜歡帶深度的、橢圓或長形的盤。」也喜歡較「樸素自然的陶器」,因此可看到她的餐桌使用了較多陶藝家羅翌慎的作品,簡約中帶有陳舊的時間感,器皿深度能容納台菜的湯汁。又或如黃顯勛與Soac的餐桌,則使用了俐落、有金屬感的陶瓷器,其中山本哲也的鐵釉方盤,絕對線條與穩重釉色,使整體餐桌看起來很有份量又富有現代感;再配上有花朵造型的小盤,沉穩中不失活潑,雖擺設簡單卻效果絕佳!

    這次特展可看到,試圖用多種角度切入「食器」這個主題,不僅看到食器的多元呈現,也帶給我創作的啟發。陶藝創作時,我總是專注在造形或雕塑部分,因為自己是用鋼杯吃飯的生活白癡,對甚麼飲食文化自然也缺乏遐想。然而看到這麼多優秀的作品,我不禁問自己:「如果是妳,會想怎樣呈現妳的餐桌文化呢?」看來在我的陶藝之路上,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呢!

 

中間為山本哲也方盤

 

碗與盤為羅翌慎的作品

 

山本博文「Pure」圓盤

 

「大家的餐桌」 一景

 

唐瑄奇幻的盤子

 

「阿咧」葉信泓的盤子

 

花蓮品牌魂生製器的「夜幕星河」

  

展覽資訊

飲食物語—陶瓷器皿與文化的日常 

展期2019.3/22-9/15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地址:新北市立鶯歌區文化路200
時間:平日09:30-17:00 假日09:30-18:00 

休館日:4/15/6 6/37/18/59/2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