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成立「生活淘房」工作室,做陶、教學、展覽,小孩也接二連三來報到,忙碌時還需背著孩子,一邊拉坯、上釉工作等,好像特技表演一樣!生活在忙碌中悄然而逝,人生也起了變化,曾經無助過,由於恩師唐國樑老師一再鼓勵她重拾陶藝,不久高中同學初陳勇老師,友誼相挺盛情邀約首次個展,2005年成立個人工作室「摩摩陶坊」。爾後進入平溪窯,與翁國珍老師及同好陶友一起柴燒。初陳勇的柴窯位於平溪,是一個陶藝分享與學習交流的空間。秉持「做出好東西,而不是一直做東西」,堅持一季只燒一次柴燒,每次燒窯費時七天六夜,雖非常艱辛,但同好之間的鼓勵和切磋,支持辛苦的燒窯工作,也讓她回過頭重新檢視自己的陶藝。 從前為了生活,不斷地趕作品,製作速度很快,但是現在的她,發現其中有許多不足之處,如今深感需再歸零,還在學。唯有沉澱審視自己作陶的態度,放慢生活腳步,也放慢做陶的速度,仔細要求拉坯的弧度,琢磨如何才是優美的線條,不斷地審視,求改善、精進。她發現,要捨去從前習以為常的習慣,竟是這樣的困難;改變,談何容易。但〜越不容易才能再成長! 家中父母虔誠的事佛,影響了子女成就善因緣。佛法融入生活,自省從中領悟「捨與得」的意義,轉過身來,也用同樣方式看待自己的陶藝作品,拿起榔頭,不斷敲掉不滿意的作品,從最初的萬般不捨,到最後覺悟到割捨後的另一片天空,佛法引領她走向更圓融生活,學習謙卑自己的境界。 楊孝茹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