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拉!分享的召喚 — 李金碧的「烏拉拉系列」裝置器皿
作者: 朱珮儀 / 陶藝家: 李金碧
烏拉拉!分享的召喚—李金碧的「烏拉拉系列」裝置器皿
文/朱珮儀  圖/梁冠英

初見李金碧的「烏拉拉系列」器皿,那逃逸制式樣態的造形、沉甸的量感,讓人豪邁地一捧、一抓、一握,興味盎然地反覆觀看、碰觸。你可以看到造形上捏塑器皿形狀的每一份力道、指觸完完整整地保留,手感十足;如大盤或淺盆般的器皿邊緣,則長出圓錐形的突起,代替了習見的握耳,這皆源自轉化於對非洲文化的喜愛,和她的藝術養成背景。


喜愛非洲文化中的自由奔放,於是普見於非洲圖騰中的三角鋸齒符號,就立體化融入食器中;自小學習音樂的背景,化成彩繪源頭,彩繪的程序是先在手捏自由成形的坯體上,塗上黑色化妝土,接著再於黑色層之上部分塗繪白色化妝土,器身盤面上的彩繪,在刻意保留不均勻塗裝隱隱透出黑底色的大片白上,以再陰刻出細緻而均勻的律動的曲線、短促的直線、心跳般的折線、小小圓點乃至均分的條狀間隔,這些看似幾何的紋樣,在部份填彩後,如同樂曲般叮咚叮咚在藍綠相間代表琴鍵的塗繪上,奏響了歡樂的樂章,也如同李金碧擅長的非洲鼓敲擊,每一眼都勾起身體的感官顫動,洋溢率真、不拘的歡快氣氛。


於是,我想像著光是欣賞就很過癮的食器,整個系列佈滿餐桌盛裝食物,那氣氛一定充滿痛快享受。「烏拉拉裝置器皿所想要表達的精神是與眾人分享食物及交流的快樂。」今年4月高雄荷軒新藝空間展出時,果真安排了一場烏拉拉晚宴,美食佳餚盛裝在富含藝術家創造力與實用性的食器裡,不只滿足了口腹,也豐富了心與眼。
未及參與盛宴的我,現正幻想著手握烏拉拉馬克杯,捏著烏拉拉小湯匙,輕輕攪拌白呼呼的熱牛奶,在晨光中展開雀躍心情的一天。
烏拉拉晚宴影片觀賞

返回頂端